在十年老將、研究所原副所長篤慧今年3月離職后,中泰證券或許又有一位研究所副所長將要離職。
據記者了解,中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蘇晨將赴國金證券研究所,擔任研究所所長一職,目前正在走離職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可謂是券商研究所分析師“轉會”的大年。據不完全統計,年內已至少有12家券商的研究所負責人出現變更,明星分析師轉會頻率也逐漸走高。如此高頻的流動在往年并不多見。
蘇晨將赴任國金證券研究所所長
在十年老將、研究所原副所長篤慧今年3月離職后,中泰證券或許又有一位研究所副所長將要離職。
據記者了解,中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蘇晨將赴國金證券研究所,擔任研究所所長一職。
接近中泰證券的相關人士表示,目前蘇晨仍未離職,中國證券業協會官網顯示,蘇晨目前的執業機構仍為中泰證券,狀態為“正?!?。
不過,有知情人士表示,目前蘇晨正在走離職流程。
接近國金證券的相關人士表示,蘇晨將擔任國金證券研究所所長一事屬實,但目前任職通知還沒下發。
公開資料顯示,在2019年加入中泰證券之前,蘇晨曾任職于益民基金、華創證券以及興業證券,曾獲得2020年新財富最佳電力新能源分析師第三名。目前為中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也是中泰證券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
在其公眾號“晨看新能”上,其最新的一篇研報發表于12月13日,標題為《硅料價格下調,終端需求回歸均衡》,署名仍為中泰證券電力設備新能源研究團隊。
國金證券發力研究業務
仍有一波分析師在“路上”
值得注意的是,蘇晨的加盟也是國金證券大力推進研究所改革的縮影。據業內人士透露,接下來還會有其他業內分析師陸續加盟國金證券。
在此之前,11月30日晚間,原開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在個人微信公眾號上“官宣”,宣布其正式加盟國金證券,擔任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執行所長、總量研究中心總經理,并繼續深耕宏觀經濟、大類資產配置研究,填補了國金證券研究所長達11年的首席經濟學家職位的空缺。
前有首席經濟學家到崗,后有研究所所長將赴任,國金證券研究所發力研究的決心可見一斑。
今年以來,國金證券大力推進研究所改革,在業內率先啟動3.0戰略轉型。國金證券副總裁紀路曾公開表示,希望在3年~5年的時間里,國金研究所的研究員們能夠具備定價能力,同時要回歸新財富等外部排名下的最具影響力研究機構。
具體來看,此次國金證券研究所改革內容包括:一是全面提升研究所的戰略定位,強化研究所與投行、PE等部門的雙向賦能,充分發揮研究咨詢業務在集團各業務板塊中的關鍵驅動作用;二是將研究所定位為非盈利部門,研究所由此前延續十多年的利潤中心調整為成本中心;三是加大研究投入,圍繞資本定價能力,著力打造高水平、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綜合研究所,力爭用5年時間重返行業前十。
今年成券商分析師轉會“大年”
搭建差異化的研究體系成關鍵
隨著行業對研究所業務的重視程度增加,不少券商研究所加大力度吸引人才,部分研究所也在開啟全面轉型以重塑商業模式。行業變革之際,券商研究所搶人大戰烽煙再起,尤其是今年,券商分析師轉會的頻率較往年明顯增加,不夸張的說,幾乎每個月都能看到知名分析師跳槽的信息。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至少有12家券商的研究所負責人出現變更。
今年2月,上任不到半年的紅塔證券研究所原所長任志強離職,加盟德邦證券,紅塔證券研究所原副所長李奇霖出任紅塔證券研究所所長;今年3月,曾于前海開源基金擔任聯席投資總監的趙雪芹加入國聯證券,出任國聯證券研究所所長;今年6月,從業十余年的“老將”周旭輝加入東方財富證券擔任研究所所長;7月,方正證券研究所所長楊仁文離職,并在12月“官宣”加盟國海證券擔任研究所所長。
此外,明星分析師的“轉會”也更為頻繁些。
今年以來,任澤平、姜超、張岸元、花長春等一眾明星分析師均離開“老東家”。而就在上周,安信證券原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宣布離職,并于12月17日正式入職中信建投證券,履新董事總經理(MD職級)、研委會副主任、首席策略官。
此外,此前曾一度面臨人才流失危機的民生證券研究院最近也引進了多位重磅成員。如原開源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牟一凌日前已正式入職民生證券,擔任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師。
對于券商研究所來說,人才是研究業務的基礎,頻繁的人才流動讓研究優勢成為“空中樓閣”,也不利于研究實力的沉淀。面對人才的頻繁流動,不少券商研究所反映稱是“正?,F象”。但從今年來看,頻率確實較往年要高。
如何留住人才,成為擺在券商研究所面前不得不去思考的重要環節。
“人才流動讓券商研究所的人才優勢變的很不牢靠,就像”空中樓閣“”,上海一家中型券商的相關人士舉例道,“你看業內很多中小券商組建團隊時,都是重金挖明星分析師,很多時候一挖就是一個團隊,然后這個新的團隊在業內的名聲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起來,比如天風證券研究所,那對于培養了明星分析師的券商研究所來說,損失也是挺大的,因為培養明星分析師真的很難”。
目前,研究業務通常以外部排名或傭金派點為依據進行單一考核,因此,絕大部分券商研究人員的主要工作是撰寫研究報告,在線下進行針對性的路演、調研和活動,優秀的分析師工作節奏緊張,分身乏術,難以系統性滿足內部各機構業務條線的需求,長此以往,并不利于留住研究人才。
滬上一家小型券商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相對于人才培養機制的建立,券商研究業務體系的搭建,讓研究為研究說話,成為當前券商研究業務最重要的課題,也更有利于留住人才。
版權所有 @2010-2012 財富投資網(銀投網) 粵ICP備2020116939號-7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