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尾,持續低迷的醫藥板塊再度出現劇烈震蕩,相關醫藥基金出現大幅回撤,而資金卻越跌越買,12月僅半月,超53億元資金涌入醫藥相關ETF,多只醫藥ETF被大舉抄底。此外,年末公募布局醫藥基金步伐加快,近一個月來,13只醫藥主題基金陸續成立,另有10多只正在發行。
多位基金經理認為,今年股市調整使得大量醫療績優股股價連續下跌,估值已近歷史低位,醫藥板塊具備較高安全邊際,現在醫藥或已經進入了配置價值區間。
越跌越買
僅半月超53億資金抄底醫藥類ETF
7月以來,中證醫療指數暴跌近28.39%,位居全行業前列。受醫藥板塊整體大跌影響,A股市場相關ETF出現重挫,12月僅半月,多只醫療、創新藥、生物醫藥相關ETF跌幅達3-4%,一些醫藥主題基金凈值也大幅回撤,有的甚至單日下跌超5%。
記者發現,醫藥板塊陰跌不止,資金卻在大舉涌入抄底。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6日,全市場30多只醫藥行業ETF,僅半月獲得53.90億元資金凈買入。
從單只ETF份額增長情況看,華寶中證醫療ETF份額增長最多,12月僅半月就增加了30.65億份,按區間成交均價計算,資金凈流入21.36億;同時,易方達滬深300醫藥衛生ETF半月內增加了17.97億份,資金凈流入11.71億元。
拉長時間來看,資金流入情況更猛。下半年以來,全市場30多只醫藥醫療類ETF合計獲得281.37元資金凈流入,其中四季度以來,吸金高達137.09億元。
東吳基金基金經理毛可君認為,醫療行業今年整體的調整,主要還是2020 年疫情對基本面的催化疊加流動性極度寬松將醫藥景氣細分行業中優質公司的估值都推向了相對高位,然后在 2021年呈現業績和估值的再平衡,現在醫藥或已經進入了配置價值區間。
博時基金行業研究部的資深研究員陳西銘表示,站在12月跨年時點,如果從歷史復盤來看,上半年的走勢相對比較好,最核心的原因是每年上半年出臺都是相對的空窗期,下半年醫藥政策會有比較密切的釋放。如果持有到明年,特別持有時間在半年以上的話,現在的時點應該是好的時點。
年尾公募積極布局醫藥類主題基金
近一個月來,13只醫藥相關基金陸續成立。12月16日成立的華商醫藥消費精選A、12月6日成立的泰康國證公共衛生與健康ETF、11月30日成立的興華創新醫療6個月持有A、東吳醫療服務A,11月25日成立的長城健康消費、11月23日成立的財通資管健康產業A,此外,富國中證滬港深創新藥產業ETF、西藏東財中證滬港深創新藥A等基金也均在11月份成立。
除了已成立的基金,目前正在發行的還有廣發滬港深醫藥A/C、國泰君安創新醫藥、銀華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ETF等10多只醫藥行業相關基金。另有泰信醫療服務A、恒越醫療健康精選A等在等待發行。
醫藥或已進入配置價值區間
關注創新藥等細分賽道
對于明年醫藥行業的投資邏輯和布局時點,國泰生物醫藥 ETF 兼國泰醫療 ETF 基金經理黃岳認為,今年股市調整使得大量醫療績優股股價連續下跌,估值已近歷史低位,醫藥板塊具備較高安全邊際。由于老齡化加劇剛需醫藥擴容、健康消費升級加劇消費醫藥滲透率提升,醫藥、醫療行業將是少有的邏輯周期夠長并且確定性夠強的行業之一,中長期投資價值較高。關注醫藥板塊的投資者可以通過布局相關主題基金或行業指數基金參與其中,建議投資者采用分批布局或定投的方式參與投資。
展望明年,東吳基金基金經理毛可君表示,明年預計醫藥的結構性行情可能仍然突出。仍然看好醫藥的中長期成長前景,投資方向上更關注具備持續成長性和廣闊成長空間的創新藥產業鏈以及生命科學服務領域, 當政策影響充分消化后,會關注醫療服務和消費醫療調整后可能帶來的機會。
博時基金行業研究部的資深研究員陳西銘表示,2020年醫藥整體的表現可能還是呈現結構分化的狀態,可能子行業跟子行業之間,公司和公司之間表現的差異還是會非常大,2021年的分化也很嚴重,雖然指數表現一般,但里面有很多的大牛股。預期2022年的情況也會比較類似。從子行業來看,目前非??春肅XO,CXO還是會維持相對比較景氣的狀態。另外一些專精特新的公司,特別是目前進口外資的產品市占率比較高的行業,有比較大國產替代空間的行業和公司是非??春玫姆较?,包括科研服務上游,有比較好的國產替代空間的方向都值得關注。
版權所有 @2010-2012 財富投資網(銀投網) 粵ICP備2020116939號-7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